深度:中国遥感24号具军事价值解放军部长亲自指导(转载)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近日,中国航天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射了多枚运载火箭,向太空放置了多枚人造卫星:上周六,也就是15日2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3号送入太空;本周四15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4号发射升空;周五14时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2号”卫星发射升空

  近日,中国航天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射了多枚运载火箭,向太空放置了多枚人造卫星:上周六,也就是15日2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3号送入太空;本周四15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4号发射升空;周五14时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2号”卫星发射升空。六天发射3枚运载火箭,这虽然离美苏冷战高峰期间的发射仍然相距甚远,却已经创下了中国航天工业发射密度之最。

  虽然中国官方称遥感23号和遥感24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根据航天爱好者们的观测,遥感23号似乎是一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遥感24号的轨道则和我国此前的遥感4号、7号、11号一样,是一颗装备高分辨率相机等光学遥感设备的卫星。

  遥感23号发射时,总装备部政委王洪尧,副部长牛红光、王力前往发射中心指导,而遥感24号则迎来了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副部长牛红光的指导。这两颗卫星的军事价值显然不言而喻。

  这些卫星的接连发射,与其说是有什么紧急应对的考虑,不如说是中国航天发射被人为密集安排的结果。去年12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自那以后,中国就对所有待发状态的运载火箭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维修,这也导致我国今年上半年只进行了一次卫星发射。然而年度发射计划不能耽搁,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得全面完成,这成了今年下半年我国各种卫星扎堆儿发射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巨大的长征运载火箭,快舟2号卫星和快舟火箭的神秘程度依旧没有减少,这种快速响应火箭至今没有公布照片,只有一张近似于CG的合成图片供人了解其大致外形。不过今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出了一款号称“我国首个具有低成本、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飞天一号”。考虑到快舟火箭和“飞天一号”同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发,且弹体尺寸、外形有一定相似,可以认为二者在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不过相比之下,“飞天一号”的载荷整流罩更大,其格栅尾翼设计也是快舟火箭图片所没有的。

  从航展展出的发射车看,有理由相信快舟火箭的发射系统会与“飞天一号”相似,都是在大型拖曳卡车基础上改进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工作车。根据中国航天科工参展人员的介绍,“飞天一号”的发射仍将在传统的火箭发射场内进行,只不过在装备了发射车后,火箭可以不占用发射塔架,只要一块平整的硬地面就能执行发射任务,准备时间约4小时,远远快于传统运载火箭。

  “飞天一号”火箭可为国内外300千克级别或是更轻的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卫星的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以便相关部门及时获取灾害情况信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有效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根据此前的消息,“快舟1号”卫星重量不足400千克,由此推测,快舟运载火箭的性能也应该与“飞天一号”类似。

  随着此次发射,中国传统运载火箭与小型快速响应固体火箭结合的发射组织已经初现雏形,未来,这种灵活的发射方式必然能更好应对包括自然灾害、突发安全事件、地区冲突等各种情况。(作者署名: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12-21/17537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