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本?收益率-442%投资者懵了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活久见!买银行理财产品居然开始亏本金,后浪太难了

  “活久见!买银行理财产品居然开始亏本金,后浪太难了。”近日,一则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浮亏的消息,在普通投资者间掀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质疑,一向有“稳稳的幸福”之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何也会亏损?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 明确表示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估值方式的变化和近期债市调整,是导致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浮亏的主要原因。

  正如硬币的两面。虽然此事在投资者中引发争议,但也需要看到,银行理财正加速向“真”净值化转型。基于曾经对银行理财的“保本”认知,普通投资者接下来应如何正确看待新市场形势下的产品净值波动?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

  近日,一张有关招商银行代销产品“代销季季开1号”的亏损截图“刷屏”。图片显示,截至6月3日,该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其单位净值也跌破成本价至0.9997元。

  不仅如此,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包括工商银行(工银理财)、招商银行(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中信理财等机构推出的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其最新份额净值均低于1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

  《财经》记者注意到,比如建设银行推出的“代销建信理财睿鑫最低持有90天开放第二期”、以及“代销建信理财睿鑫最低持有60天开放第二期”,两者最新净值分别为0.998670元和0.998345元。

  “买的时候明明被告知是稳健型理财产品,怎么现在会有跌破本金的风险?”投资者将不解投向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不少购买了相关理财产品的用户投诉称,“该行净值型中低风险理财产品长期大幅亏损”,并要求相关银行进行退款、解释和赔偿。

  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大家需要了解出现“负收益”的原因。

  从估值方法上看,普益标准副总经理陈新春指出,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估值技术一般采用市值法和成本法。采用市值法,将直接根据底层资产价格表现计入产品净值,若底层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反映在产品层面,其单位净值变化就大。比如近期债券市场总体走熊,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按市值法估值,则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幅度大,甚至会产生负收益。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财经》记者,以往银行理财产品更多的是资金池的概念,池内各资产收益可以“调剂”,理财产品基本是刚性兑付。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即由之前的摊余成本法转向市值法。因此,理财产品中标的资产市场波动,将直接影响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

  估值方式之外,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浮亏也与当前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财经》此前报道,受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监管严打资金空转套利、债基赎回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推动,近期债市调整至与2月上旬疫情暴发初期相当的水平。

  周茂华分析称,4月底以来,国债收益率触底反弹,债券价格下跌,导致纯债券理财产品净值下滑,2020年4月29日-2020年6月5日,1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96BP、95BP、74BP和35BP,短期内国债价格大幅下挫,导致相应理财产品估值下滑。

  《财经》记者查阅招商银行“代销季季开1号”产品说明书了解到,该产品为R2级(较低风险)产品,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标准化债券资产(不低于60%)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0-40%)。与此同时,该产品采用市值法(按第三方估值机构提供的估值数据)进行估值。结合上述分析,多名金融行业人士认为,近期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浮亏不足为奇。

  粤开证券首席固收研究员钟林楠亦表示,此次亏损的主要是“固收类理财产品”,过去一段时期内债券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部分主要以债券为标的净值类银行理财产品必然要跟随市场变动来调整理财产品净值,表现出来就是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为负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银行理财类产品的投资者对风险较为敏感,当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后,部分投资者可能会直接撤离银行理财市场,这也会加快理财产品净值回撤。

  事实上,不仅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当前债券公募基金也面临回撤。Wind数据显示,4月30日至6月2日,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69%。在Wind上可查询的3506只开放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中,2951只基金近一月的回报为负。

  另需注意的是,在招商银行“刷屏”截图中出现的“-4.42%”这一数据,实际是以年化口径形式展示,看似幅度较大,实则是把一个月的下跌幅度的绝对值放大了12倍,其近一月内下跌幅度实际上在0.34%。也就是说,如果用户买了10000元该产品,亏损了近34元。

  与此同时,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的负收益。周茂华强调,净值波动所产生的盈利(亏损),属于产品日常市场净值变化,即浮盈(浮亏)的概念,并不代表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一定会发生盈利(亏损)。但理财产品到期后是否亏到至本金,仍要看到期后该产品的净值变化情况。

  多名市场人士直言,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波动与市场会更加贴近,上行或者下跌都是正常现象。当前,银行理财正加速向“真”净值化转型,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缺乏对相关产品的清晰了解。

  资管新规执行之前,银行理财都是保本的,其中原理是银行采取措施,帮用户平滑了金融市场的波动,但这样做的结果风险全部转嫁至银行。

  资管新规执行之后,银行理财就从固定收益型转变为净值收益型,其本质上就是把风险交还给投资者。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理财收益增加;相反,若市场行情不好,则收益减少甚至会出现亏损。

  简而言之,净值型理财产品就像基金那样每天计算净值,并按照净值申购赎回,虽然不再保证客户收益,但避免了底层资产错配等风险。

  “确实知道上述产品属于净值型理财产品,但是以为它不会跌,毕竟属于银行理财。”购买了某股份制银行相关理财产品的用户告诉《财经》记者,现实情况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偏差,所以不太容易接受。

  其认知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投资者教育的缺乏。钟林楠向《财经》记者分析称,当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展最主要的难题就是投资者无法理解。“一般来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对风险较为敏感,并且已经习惯了银行理财是保本产品,当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波动上升时,原有客户很难接受新的产品,最终银行可能会面临客户的流失。”

  对此,银行如何开展投资者教育成为当下焦点。多名金融行业从业者直言,一方面,要改变投资者的“刚性兑付”观念,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应及时有效地向投资者传递相关政策信息,给投资者一个平稳的过渡期,逐步提高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认知;另一方面,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如通过使用更为完善的客户分级方式,针对客户特征有效推荐相关产品,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

  《财经》记者注意到,此次事件发生后,已有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投资者教育,呼吁投资者理性看待债市震荡引发产品净值波动。

  而在投资者教育之外,市场对银行理财投资能力的要求亦逐步上升。“净值化转型下,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劣会更加突出,理财能力较弱的银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会快速下滑。只有提高投资理财的能力,才能吸引新用户,增强存量用户的粘性。”某银行投行业务部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也会结合市场情况适度调整产品投资策略。

  对于后续债市发展情况,钟林楠认为,此后债市会更多的是一个震荡市行情。由于对债市最友好的经济、政策环境已经过去,债市很难向下突破此前创下的低点,预计由于需求不足等原因,经济的后续复苏可能会乏力,货币政策也依旧处于宽松周期,这也使得债市向上也很难突破年初的高点。由于债市的趋势性机会已经消失,投资以债为主要持仓的理财产品估计难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若想维持较高的回报率预期,投资者还有哪些选择?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经理告诉《财经》记者,可考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的基础上,增厚权益成分,搭配其他资产,即“固收+”。固收就是债券,“+”代表搭配其他资产。“+”可能的投资范围包括:权益资产,比如精选的股票;期货,比如股指期货或者国债期货;打新、可转债、定增等。

  不过,从风险角度来看,“固收+”产品的难度在于如何寻找确定性高的固定收益资产,以及优质的“+”作为补充,这就需要专业的投研能力和市场判断来为“固收+”做支撑。建议投资者准确了解产品的策略和风险特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选择。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caijing/2020-08-06/2121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